上班族婚後居住大不易,租屋、買房怎麼選卡厚?

上班族婚後居住大不易,租屋、買房怎麼選卡厚?

身為普通上班族的小天和女友兩人,在資金上其實沒有太多的選項可挑,即使婚後組成雙薪家庭,水電瓦斯、電話費、伙食費、交通費、停車費、基本交際費…零零總總相加,就將近啃掉女友2/3的薪水,要是只靠小天一人平均每月近六萬的收入扛下北市房屋2,000萬起跳價的沈重負擔,剩下18K不到的生活費該怎麼維持未來一家所需的基本開銷?


三種不同的居住成本

我們可以簡單從以下三種不同的居住成本,考量自己可能適合的居住型態:

1.租金

台北市近10年房價飆漲的厲害,許多外來工作者在有限的薪資條件下,太多採「買不如租」的方式,沖淡金錢上的壓力。但是,隨著房屋稅、地價稅以及房東不得要求租金申報扣抵所得…等多重因素移轉之下,北市的住宅租金指數截至2018年3月底已悄悄創下歷年新高點,生活在1坪租金達1,800元的”高貴”環境下(如:信義區),一旦超過10坪,就等於花掉薪水30~40%不等的居住成本。

MoneySmart認為,這類型的居住成本,可試著從「飄移居住」的居住型態開始降低租金佔去的薪水比例,也就是說,試著把租屋點飄移到離住宅蛋黃區遠一些的區域但公共交通系統便捷的地區租屋,像是:北投、石牌、文山…等區域,把部分居住成本移轉到較為不易漲價的通勤費上,好增加現金在戶頭上的留存率。

2.購屋

如果想結束租屋生活的動盪,購屋會是一項「要趁早」的行動計畫。在這計畫中,居住成本來自於兩個:
(1)頭期款
頭期款是一種從房屋「總價」出發計算的第一筆要訂下房屋所有權的金額,也叫做自備款,也就是不用向銀行貸款的部分。通常頭期款佔房價比例30%,若想要購買一間1200萬的公寓,自備款為360萬;若以小天和女友的情況來看,最保險的方式可用定存定額的方式,每月存6萬,就有機會在5年內拿下購屋的門票。

(2)房貸
扣除頭期款後剩下的部分,就是須要跟銀行貸款的金額,以小天的例子來看,1200萬-360萬後的840萬就是他們婚後必須負擔的第二筆居住費用,而這筆840萬可不像頭期款那樣簡單,是一筆會產生額外的費用叫做房貸「利息」,成為第三筆居住費用。

不過,MoneySmart認為:上班族不用擔心選擇購屋會造成過高的負擔,因為其實突破媒體的障眼話術,很快就會發現台灣銀行的房貸放款是很偏愛年輕人的。舉例來說,自2014年政府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方案後和政府有實際合作的有八家公股銀行(包括:台銀、土銀、一銀…等)是依照中華郵政兩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固定加上1.62~1.75%基準。原理如同保險一樣,20歲之後,越早開始繳,因利息所產生的居住成本就越少。

特別像現在房市低迷,各家銀行早已提出相對低點的房貸利率,增加購屋族的買氣,像是國泰世華銀行的A+尊榮房屋貸款,針對國泰所認定的優質個體客戶,就能提供最低1.61%的利率,若已進入貸款流程的準購屋人,混合個人信用的方式取得房屋貸款,不蔚為一個優質的考慮選項。(MoneySmart小編提醒,房貸利率方案有隨時變動的可能,建議多看多問,就有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優惠利率)

3.交通

當我們考量居住問題時,一定要連同交通問題同時考量。因為,房價高的地段,通常代表著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可以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取得時間優勢;同理可推,較偏遠或生活機能不完整的居住空間,其實是較高的交通費抵換過來的。小天和女友各自的交通費加總起來,若是太容易發生浮動的交通費用(如:計程車因塞車而多產生的車資),則寧可選擇靠近捷運、公車站的公寓,會比遠距離但房價低的公寓要來得划算。

年終獎金 該如何替自己爭取?

》房價不是上班族的天文數字,而是一場可以提早起跑的耐力賽!

看著許多剛出社會就買要價上看26,000元 iPhone的年輕人,或是拿著動輒3~4萬塊的名牌包在街頭走來走去,MoneySmart真心建議,可以把同樣追風要花的錢,轉移到居住或其他需要更長遠的規劃的事情上頭。雖然同樣是天天使用,但若走入購屋的居住型態時,原本看似花費的居住成本會是比手機、名牌包更有能力轉換成資產、進而創造獲利的。特別對有結婚打算的年輕人來說,從長期觀點去評估兩人在未來10~15年之間,自有資金能投入多少預算、有哪些項目要花在哪些刀口上、預算不足的部份如何折衷(如:雙方家長贊助頭期款或免息借款)…等等居住問題,是積極處理人生大事的理財態度,藉由這機會,試著從「把握現金」、「珍惜未來收入」以及「創造業外資金」三口訣選出自己究竟最適合哪一種的居住型態。

切記,把省下的餘力用來多買一坪的房子,又或是存下的錢只夠買到一張有質感沙發或是多做一些裝潢,能替自己的房子增添專屬風格與居住者的靈魂,也是令人感動的一件小事喲!